TOC
不习惯听书由来已久,这主要源于对APP朗读的机械感的不满,同时也有一种功利性的偏见,认为听书的信息容易“过脑不过心”。此外,听书的速度往往也不如眼睛看书来得快。然而,最近因为开始开车上班,原来在地铁上用Kindle阅读的习惯不得不改变。不愿意用听歌来打发时间,觉得“能量密度”不够,甚至连广播的内容量也显得不足。于是我尝试了微信读书的朗读功能,开始“听”书。《弃长安》是我尝试的第一本。
与Kindle读书不同的是,听书无法划线做笔记,只能依靠记忆回顾内容。因此,最先进入脑海的是几个非常有画面感的场景。
盛世气象
身宽体胖的胡人安禄山,留着阿拉伯大胡子,与杨贵妃一同,伴着唐玄宗李隆基谱写的《霓裳羽衣曲》,在宫廷中翩翩起舞。作为割据一方的大军阀,他从今河北一带的根据地回京述职。唐玄宗对他的能力和忠诚毫无怀疑,而安禄山也因君上赐予的荣宠而心满意足。这一派君臣和谐的景象,是开元盛世的顶峰,同时也是乱世之争的开端。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是中华文明从包容世界走向故步自封的转折点。特别是在对多民族的接纳上,这种自信千年难遇。遗憾的是,放眼今日世界,恐怕再也不会给中国回归天下大同的机会。从宋元到明清再到今天,君臣等级、华夷秩序和阶级斗争的概念日益加重,中华民族的道路却离盛唐的方向越来越远。
马嵬坡之变
在马嵬坡,世人皆知唐玄宗为了安抚将士之心,将宠妃杨玉环赐死。然而,这是悲剧的高潮,而非开始。安禄山打出的造反口号是“诛杨国忠,清君侧”,而杨国忠正是杨贵妃的堂兄。这层关系使得造反从一开始便带有指向红颜祸水的意味。自古英雄爱美人,但那些被英雄爱上的美人往往没有好下场。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英雄们,也时刻被塔尖上的其他英雄们盯着。如果唐玄宗对美人的爱意仅止于“一骑红尘妃子笑”,那最多对底层百姓造成一些剥削,社会伤害有限,不会动摇统治地位。相反,可能还会促进地方种植业和物流的发展。然而,玄宗将这种爱推及到美人的家族,偏信杨国忠,委之以相位,最终对政治稳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伤害。作为宰相,杨国忠反复在皇帝面前指责安禄山必反,却没有可行的手段制止叛乱。即便安禄山在叛变前半年进京述职,杨反复强调的预言最终应验,眼看大祸酿成,证明了他的“先见之明”却于事无补。至于玄宗之过,则在于过分自信。他认为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矛盾是自己政治手腕高超的表现,却不知这种撕裂对国家的影响远超他的想象。安禄山是否是被杨国忠逼反的?未必,但杨国忠的存在无疑加速了安的造反。如果再拖几年,待新皇帝登基,政治局势或许会使安禄山放下屠刀,成为忠臣良将,大唐的盛世也许还能延续几十年,杨贵妃也无需死去。
晴天霹雳
历史上有许多造反的例子,但像安禄山这样携带成建制的朝廷正规军公开进攻中央的却并不常见。大多数反贼来自中央,因他们离权力更近,本来就是集权统治的一部分。这种造反往往兵不血刃,是对中枢的精确替换,对国家稳定的影响有限。在熟悉统治机器的“叛臣”治理下,国家往往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的表面平静(即使是虚假的)。如西汉的王莽、东汉的曹魏、西晋的司马氏,乃至窃取北周政权的隋文帝、发动宣武门之变的唐太宗,都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更迭。
另一类造反则起自地方,属于官逼民反,目标一开始便是拼个鱼死网破。因为天下本不属于他们,他们也不在既得利益群体之内。布衣要成事必须大破大立,先砸碎现有的王权系统,再取而代之。如陈胜吴广、黄巢、朱元璋、李自成。不论成功与否,结果都必然是天下大乱,百姓凋敝。
回过头来看安史之乱,会发现它不属于上述两类。安禄山起兵前是“三镇节度使”,相当于今天的省级领导,掌握着山西、河北、河南乃至辽宁的大片区域,军事、行政、财政权力集于一身。他手握15万大军,占唐朝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多为善战的少数民族士兵,数量和质量都远胜于久未征战的中央禁军。在内,他深得皇帝和贵妃的信任,尽管多位大臣弹劾他有反叛之心,玄宗仍允许他全身而退,回到地方。然而,仅数月后,安禄山便带着军队卷土重来。
东宫风波
盛世之下,安禄山的造反为唐朝乃至华夏的繁荣带来了致命打击,直指中枢,使长安从此不得安宁。唐玄宗仓皇南逃蜀地,一路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由盛转衰,转变之迅速让后人不禁探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场风波?表面上看,是安禄山的狼子野心、唐朝外强中干的军力分布,养肥了藩镇势力,自己却久疏武备。甚至可以将责任推给像杨国忠这样的奸臣和杨贵妃这样的红颜祸水。然而,更深层的原因或许是唐玄宗年事渐高,对政治局势缺乏敏感。尽管朝内杨国忠与安禄山针锋相对,但皇帝更关心的却是太子李亨的威胁。隋唐历史上,东宫谋反通常是王权最致命的风险。玄宗自己也经历了血腥的王位争夺才坐上龙椅,因此他对太子的一举一动格外关注。
历史作家谭木声在@忽左忽右podcast 中提到,储君制是最矛盾的制度。皇子一旦被立为太子,他的言行便置于众人注视之下。设立东宫的初衷是为了在老皇帝大行后顺利接班,但过于积极地准备继位却会被质疑为篡权谋逆;反之,过于消极则会被认为不似人君。即使尽力做到恰到好处,也难免会有不可控的宫廷危机潜伏。太子为了韬光养晦,无法积极参与朝政,官员们即便想靠拢太子,也会犹豫是否会影响仕途升迁。而唐玄宗的长寿更放大了选择太子的风险。他是唐朝历史上第二高寿的皇帝,活到78岁,仅次于武则天的81岁。而太子李亨立于公元737年,那年玄宗才52岁,正值壮年。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群臣,自己仍有能力统御天下,太子则需要继续学习,不可妄图大位。几年下来,效忠老皇帝的大臣多半远离了太子,甚至顺着老皇帝的疑心与东宫交恶。然而,众人心知肚明,皇帝终有一天会去世。如何在维持与老皇帝关系的同时,又不被太子登基后清算,成了臣子们面临的难题。李林甫和杨国忠的选择是打压太子,甚至若有机会便将其扳倒。实际上,不仅他们,连安禄山与太子的关系也并不和谐。在这样的政治格局下,没有人愿意与太子走得太近,而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在老皇帝日渐衰老的过程中,迫使那些有能力叛乱的人萌生了先发制人的野心。
结语
这本书结构紧凑,叙事流畅,既是了解唐朝的入门读物,又能引人入胜地展现历史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我强烈推荐,也会尝试阅读更多该作者的作品。